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4-7

        为进一步巩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成果,落实总结性评估整改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开放教育内涵发展,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现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教学质量意识,落实总结性评估整改措施

各级电大要从学校发展战略全局高度认识教学质量问题,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特别是扩大开放和保证质量的关系。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强化全员教学质量意识,通过系统运作共同保证教学质量。

各级电大要结合开放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总结性评估专家反馈意见,深入分析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反思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得失,研究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按照建立教学工作长效机制的要求,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把整改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务求实效。剖析典型案例,积极开展实验示范,进一步加强试点成果的固化、提升和推广应用工作。

二、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切实解决落实中的问题

各级电大要对现行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根据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在认真检查、分析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对不适应教学要求的制度应及时废止或修订、整合,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抓紧制定相关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和配套建设,通过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

各级电大都要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省级电大及教学点要认真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和中央电大制定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及落实措施,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职责中。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加强检查与督导,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度。

三、加强指导、服务和管理,推进教学点建设与发展

各级电大要认真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学点建设与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加强教学点的建设和管理。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及对所在区域县级电大教学点负有管理责任的地市级电大,要切实加强对教学点的指导、服务和管理,按照协议分工切实履行相应的职责。省级电大及地市级电大在加强直属教学点建设和管理的同时,不能忽略和削弱对所属教学点的指导、服务和管理。

针对总结性评估后教学点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应及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省级电大对拟设教学点的合作单位的办学资质、办学条件及办学状况,要认真组织考察或评估,加强对设立在合作办学单位的教学点的指导、管理和支持服务,落实教学过程的监控工作。

四、完善办学条件,切实保证有效教学投入

各级电大及教学点要继续完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落实专业教学条件,包括专业教师配置、教学资源配置、实验、实习场地设施等教学条件,确保办学条件与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相适应。要按照要求配置足够的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要求,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及培训。对专业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的教学点,限期整改并暂停相关专业招生,限期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停止相关专业招生。

各级电大要按照《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卫星资源接收、计算机网络、网络应用系统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撑系统,重在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中央电大会同省级电大,抓紧整合各种教学及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完善由远程教学平台、教务管理系统、电子公务系统及其他应用支撑系统组成的远程教学及教学管理网络。

各级电大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经费投入重点。省级电大及教学点要保证开放教育日常教学经费有效投入。

五、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管理,把好入口关

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电大关于招生工作管理各项规定,按照中央电大批准的招生方案开展招生工作。省级电大要加强对所属教学点招生宣传、学生咨询、入学水平测试、入学资格审核、招生数据注册以及合作办学等环节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和完善招生工作应急机制,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果断和妥善处理。

坚持公示制度,在每招生季招生工作开始前,要按相关规定将招生教学点及其招生专业、层次,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的报纸上或其他传播媒体上进行公示。省级电大按照中央电大招生宣传提纲及相关要求,统一印制招生宣传材料,供所属教学点使用,教学点不得自行印制招生宣传材料。省级电大要加强对所属教学点招生宣传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各级电大按照中央电大关于入学资格审核、入学水平测试工作统一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中央电大对省级电大及教学点入学资格审核、入学水平测试工作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省级电大要按照《补修课程管理办法》和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制定补修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落实补修课程的具体教学环节。补修课程建设及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列为教学检查与评估内容。

六、规范非统设课程教学工作,提高非统设课程建设水平

高度重视非统设课程设置、建设与教学工作。中央电大要落实对非统设课程设置的审核工作,加强非统设课程设置、建设与教学工作的指导、服务和检查评估。省级电大按照与中央电大签订的工作协议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专业非统设课程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非统设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支持服务与监控,并建立以课程为单位的非统设课程教学档案。中央电大将非统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教学管理工作列为教学检查和评估内容,开展非统设课程专项检查与评估。

省级电大参照《中央电大课程标准》及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颁布的相关标准进行非统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央电大会同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统筹规划非统设课程建设,为非统设课程及教学资源的展示、交流和共享创造条件,提高非统设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根据建设课程平台的要求,通过非统设课程及教学资源评选等方式,探索非统设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优质非统设课程及教学资源适时进入中央电大课程平台,列入中央电大课程目录和《中央电大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使用计划》

七、落实教学资源配置工作,推进教学资源应用

继续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学资源应用的若干意见》。省级电大及教学点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及配套措施。根据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和中央电大关于教学点教学资源配置要求,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分别定期发布统设课程和非统设课程教学资源配置清单,教学点要完整配置所开设专业及课程规定必须配置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作为专业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

各级电大要利用各种载体向教师、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信息,提出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特别重视提升教师应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实施教学以及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点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新媒体手段的应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引导和指导。

八、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保证教学效果

落实《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是今后一段时期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电大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将教学过程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职责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小组活动、面授教学、网上教学、形成性考核等教学环节的监控和管理。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合理确定面授辅导的比例和内容,注重发挥面授辅导的导学、助学作用。加强网上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导学、助学服务。对各类教学活动特别是教学效果要逐步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有检查,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加强对学生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的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检测学习效果。

各级电大都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过程档案管理制度,特别要以课程为单位建立教学过程管理档案。

九、加强实践教学工作,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实践环节教学规范》和《关于加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定并落实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措施,切实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要积极开展工作,尚未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省级电大应尽快成立相应机构。

各级电大要加强对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和验收。合理安排指导教师工作量,建立对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记录、信息反馈和考核制度。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对不能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教学点,要采取限期整改、暂停招生直至撤消教学点资格等措施。

十、切实落实考核管理制度,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执行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考核管理相关规定,严格履行课程考核管理职责,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加强课程考核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违纪处罚力度,对出现严重违纪问题的教学点和所属教学点违纪问题比较严重的省级电大,要及时予以通报批评、撤消教学点等相应处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与考试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育以及考核过程的监控。

加强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对课程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落实形成性考核的组织与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形成性考核的专项检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处理。

课程终结性(期末)考试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要严格考点的设置和管理,严把考点申报、审批关。加大考试监考、巡考、蹲考和抽考力度,保障考试有序、规范、健康的实施。建立预警机制,减少重大事件的发生。

十一、深化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及学习者需求变化

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10年教学改革要点》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尽快启动课程平台搭建工程,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和在职成人学习者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省级电大及教学点要结合本地特点,探索适应不同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示范与交流,推进教学模式的细化、深化和推广应用。根据公共基础课改革要求,鼓励教师开展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总结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经验。中央电大要根据学习者需要对公共基础课进行改造,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推进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根据中央电大“证书教育推进计划”及“课程平台搭建工程”的要求,制定非学历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探索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的方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与行业部委的合作,加强对引进证书及项目的审核论证、协调管理和分析评价,同时注重创建自主品牌的证书教育等非学历培训项目。

十二、深化课程考核改革,稳步推进网考试点工作

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改革,以课程考核改革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抓手”。要以课程教学(学习)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一体化设计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使两者相辅相成,科学设计考核内容、方式、方法及手段。逐步把课程考核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共同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制定考核改革方案,要注意远程考核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设计。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社会体验、岗位实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

注重网络技术在课程考核方面的应用。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的实际需要,开发多种网上学习测评系统,加快形成性测评系统与网上测评系统的应用和推广,逐步形成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评价、管理相互协调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评价模式。

十三、改进学习支持服务,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开展学习支持服务专题研究,明确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和各级电大及教师、管理人员的职责、任务及目标,统筹协作,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及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综合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网络及远程教学平台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多样化的学科与非学科支持服务。通过试点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接待系统建设,通过电话、邮件、论坛、信函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及社会咨询者提供便捷、及时、有效的咨询服务。

各级电大都要高度重视学生权益保护。制定学生权益保护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学校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健全学生咨询、投诉应答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设置专门的服务电话、电子邮箱、网上测评等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受理学生关于办学、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十四、加强教学评估和督导工作

教学评估和督导工作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使教学评估和督导工作落实到教学过程各环节中。中央电大通过教学检查、年报年检、教学督导等形式开展综合性评估,重点检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共性问题;通过专业、课程评估等专项评估和网上教学检查等专项检查,对教学、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等工作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各级电大及教学点要认真完成教学评估组织及数据采集工作。

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成立教学评估督导专门机构,规划组织教学评估和督导,分析教学评估督导的数据和结果,为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各级电大及教学点都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估和督导的结果改进工作,对教学评估和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认真整改。

十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

各级电大要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岗位培训,以及专业和课程方面的学科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分层次逐步实施考核上岗制度。

各级电大要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评比评选等活动,进一步调动和发挥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中央电大继续开展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创新奖”评选及教师教学反思等活动。

十六、多种措施并举,加强素质教育工作

各级电大要认真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重点是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同时要根据成人在职学习特点、通过全员参与和系统运作,采取多种措施,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强素质教育。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要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按照“优化知识结构、突出技能培养、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在岗能力”的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改革。发挥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激励教师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和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特点,有意识地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创新性教学实践,同时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